6月28日,雕庄小学数学教研组召开了数学期末质量分析会,这次的活动,不仅以数据为依托,全面剖析各年级学业表现,而且以错题为参考,解读孩子的思维,从试卷上寻找教学的生长点。
首先,教研组长张丹从数据着手,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各班级的学业态势:稳中有进,素养导向凸显。计算是数学的生命线,基础达标率创新高,得益于口算训练的常态化。但同时也指出,孩子的高阶思维训练有待加强。
接着,各年级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典型错题,在错误中发现闪光点以及教学的生长点。针对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庄老师建议老师们要把数学书读薄,抓准知识要点,更要把数学书读厚,厘清知识背后的内在逻辑,给予学生明确的思考方向。翻开中年段的试卷,一道情境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图上不仅有钟表和速度信息,问题的形式是要让学生估算,考查的知识点繁杂、数量信息较多,部分学生根本无从下手,伍老师指出,课堂变革听上去很远,其实就在日常教学中,让数学从“纸上”走到“生活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明晰数量之间的关联,任意相关联的两量,都能求第三量,在练习上要多变式、多场景,从而夯实数量关系。高年段的知识点增多、阅读量增加,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及格的人数变多了,吴老师提出,我们要温暖守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老师们给予个性化辅导的同时,还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大的情绪价值,让学生重拾信心,冲刺未来!
会议结束,阳光正好照在桌上的试卷上。那些红色的批改痕迹,不仅记录着学生一学期的成长,更寄托着老师们对数学教育的思考与期待。在这里,数学不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成为了学生探索世界的奇妙工具。新的学期,让数学学习更有温度!
(图文:蒋慧 审核: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