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上午,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再一次走进四楼录播室,开展以“品味文学阅读,探索创意表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天年区教研员王勤老师全程参与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董佳老师执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浪花》一课,这篇课文是一篇新教材,课文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贴合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因此本课很适合用来研讨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具体落实策略。
董老师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孩子们置身于海边,和浪花一起玩耍,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句子表达。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集体研讨环节,董佳老师首先就自己在磨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首先在磨课时董老师感到板块不清晰,内容较琐碎。经过思考,今天课堂的呈现删去了许多知识点,将目标定位在读好课文,讲好重点字词,立足把字词教学更有层次,语言赏析更具扎实。改动过的课堂呈现显然更加流畅自然。
接着,一年级备课组老师就研讨主题畅所欲言。汤英老师肯定董老师本堂课运用找近义词、动作表演、联系古义、联系生活、组词等多种方法识字,创意表达时给予学生扶手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疑虑即是不是第一课时每个生字都要讲到。王佳怡老师谈到自己在本次研讨课中学习到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识字教学要由字到词再到句层层递进地教,创意表达之前要以读为本,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悉心指导。祁露补充说导入的视频真实且富有生活性能激发学生对本篇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年级备课组老师也谈了自己想法。吉安认为本节课的评价语言令人印象深刻,教师及时评价、激励学生,比如“慢慢说,你可以的”“回答问题声音更加响亮就更棒了”“同学们一起夸夸他”“你猜她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多掌声”,学生间的评价也很多样。孙鸣老师谈到新课标中对创意表达的理解,同时给予董老师两点建议,首先在提问浪花还会送来什么时给学生的图片可以更加清晰更有顺序,其次泪是一个四会字,可以更多的给予拓展。王晓老师认为本节课目标明确、导入自然且师生配合相当默契。
最后,王勤老师给予高位引领。王老师首先表扬了一年级备课组敢于挑战新课文,给予了研讨更多的可能性,本堂课的教学精准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她称赞上课的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很好,学生口令熟悉,教师指令简明,师生之间互动性强。王老师认为低年级教学,第一是情感目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能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本体目标,低年级学生需要多输入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而本课的语言贴近孩子生活,趣味性强,非常适合用来给孩子积累语言。王老师谈到本课教学实施路径是设计了几次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理念很好。但也有几点值得改进,第一是课文插图不能丢,利用文章的插图学会表达再进行拓展;第二是四会字的关注度要一定要比二会字高,关注每个字的侧重点到底是什么;第三是课时分配要合理,思考好第一课时到底要精读哪些部分。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品味文学阅读,探索创意表达”这个主题,全体语文老师收获颇丰。通过本次研讨老师们学习到课堂要通过精心的语言活动设计区落实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训练,要通过合适的文章语言积累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要运用反复的朗读去提高学生规范语言的习得。
(图:一年级组 汤英 文:一年级组 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