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上午,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四年级语文教研课,此次教研课聚焦于科普文教学,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授课内容,旨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研讨,共同探索教学新方法。
课堂伊始,周笑老师通过检查预习环节,巧妙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借助标点读好停顿,深入理解 “茹毛饮血”“树栖” 等词语。在汇报交流问题时,周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提问角度,围绕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组织小组交流筛选,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在聚焦核心、解决问题板块,周老师紧扣课题与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关注 “恐龙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这一关键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进化过程排序,周老师帮助学生抓住时间和具体事物的关键信息,梳理出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随后,周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对比列举的写作方法,现场引导学生运用该方法描写桃花,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学生借助阅读完善思维导图,清晰阐述恐龙飞上蓝天的演化过程 ,锻炼了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课堂的第三板块,聚焦表达准确性。周老师通过深入提问 “删掉猎食性恐龙学会飞行的一种可能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科普说明文表达准确的特点,并让学生自主在文中寻找这类准确用词,体会科普文语言表达的严谨。
最后,周老师通过介绍作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布置课后练习单,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紧扣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能力。同时,教师们也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问、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宝贵建议。此次教研课为科普文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学校语文教学迈向新高度。
(图:语文组:刘静 文:周笑 审核: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