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与水平,现开展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教育教学优秀案例评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全校教师
二、活动目标
通过集萃和分析优秀教育实践案例,发现和推广积极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优秀做法,尤其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难点棘手问题的有效做法,
三、案例内容
可围绕双减、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五养”课堂、职业启蒙教育、润心行动、一班一品、科学教育、以美育人、深化体育改革、思政育人、社团建设展开。
四、案例规范
1.内容说明:案例内容建议涵盖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常见/典型问题、难点/棘手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原创性和实用性,能够呈现教师在教育教学问题处理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和处理方法,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对后续的青年教师产生借鉴和启发作用。案例的处理过程需要相对具体(能够一定程度还原当时的对话更佳),从而给其他教师更直接和有效的指导。
2.撰写及结构要求:案例应以篇幅适中、结构清晰的方式呈现,包括但不限于:1)问题及背景;2)问题处理过程 /步骤(可含具体对话);3)案例分析与总结(角度参考:处理理念/原则/策略/方法/关键点等方面,结合案例实际情况任选);4)收获与反思。字数不做严格限制,建议每个案例的字数大致控制在1200-1500字。(具体见附件1:【示例】教育教学优秀实践案例-撰写样例)
五、有关要求
1.案例要求:确保真实性、适用性、指导性,突出实践性、生动性、原创性,杜绝抄袭和弄虚作假。
2.篇数:2篇。
3.页面格式:标题: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标题下面附上姓名及单位,四号楷体,居中。正文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两格。(具体见附件:【示例】教育教学优秀实践案例-撰写样例)。
4.活动纳入2月份考核。
5.发送要求:请各位教师将案例电子稿于2024年2月14日前发送至邮箱:79930250@{域名已经过期}。
【案例示例】
家长焦虑,过度干预孩子学习怎么办?
XXX(姓名) XXXXX(学校)
一、 问题及背景
最近发现学生小A(女)的XX作业最近完成得越来越不认真,与此同时,小A妈妈也发信息表达了对我教学能力的质疑。在与小A的谈话中了解到,每天她妈妈都会额外布置作业让她完成,这让她没有时间再去认真完成学校的作业,这也让她十分苦恼。于是我电话邀约小A妈妈到学校就此情况进行沟通,希望学校和家庭能够达成共识,共同帮助小A成长和进步。
二、 问题处理过程/步骤(可含对话)
过程/步骤一:建立关系,了解情况
要点说明:邀请家长到校,肯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努力和付出,减轻家长的对立情绪;反馈学生在校学习反常状态,引起家长重视……
话术还原:(如有)
教师:小A妈妈,您好。谢谢您工作这么忙还来学校配合我们工作。小A也总和我提起您,您很优秀,工作能力强,对她的学习也很重视。这次请您过来,主要是想和您了解一下,孩子这段时间放学后在家里都是怎么安排的呀?主要我发现这段时间小A有些疲惫,我还蛮心疼的。
家长:老师您客气了,也谢谢您对小A的关心。放学后,一般就是回到家里吃饭做作业,最近我也会多找点其他的题目让她做做,想着把基础再巩固一下。我研究生毕业,初中的内容总归还能教一教的。我也知道她累的,但现在小孩子哪个不累啊?你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要吃社会的苦啊。
教师:嗯嗯,看得出来您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愿意花时间来陪孩子学习,还给孩子进行辅导,这也让我非常的高兴和欣慰。那您最近辅导她,感觉她的状态怎么样呀?一般每天都几点睡觉啊?
家长:老师,你也知道,小A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都蛮好的,现在上了初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回家都说这个学不懂了,那个又学不会了。老师,我不是说你们教的不好啊。毕竟班上也这么多小孩的,你们难免有些时候顾不到嘛。
教师:我理解您的担心和考虑,不过您也别太着急,小升初这个跨度,孩子确实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的。
家长:……
过程/步骤二:XXXXXXXX
要点说明:
话术还原:(如有)
教师:…….
老师:……
过程/步骤三:XXXXXXXXX
要点说明:
话术还原:(如有)
教师:…….
老师:……
(依次顺延)
三、 案例分析与总结(理念/原则/策略/方法/技巧/关键点等)
通过交流发现,小A家长具有一些特点:对孩子发展有较高的期待;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于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比较自信。因此,为了能够和小A家长建立信任关系,达成教育共识。我在与其沟通时,重点采用了以下沟通的策略/方法。
1.充分尊重,耐心倾听
充分尊重家长,肯定家长的付出,运用倾听和提问,让家长充分说明学生的情况。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卸下家长来学校与老师面谈的心理防备,强化信任关系,为后期家校合力的形成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家长的叙述中更多了解孩子的信息,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同时,也为向家长全面展示孩子在校表现,增进家长对孩子全面的认识。
2.明确归因,聚焦问题
通过和家长的充分交流,对学生最近呈现出的疲惫状态的原因给予正确归因,同时共情理解家长。用委婉的言语,专业的素养、陈述客观事实,打消家长的疑虑,征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3.有商有量,制定方案
和家长、学生一起,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让家长看到一名年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对学生的关心关注,消除家长的顾虑,强化家长对于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四、 收获与反思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家校合作共育的问题,结合过往经历,我认为,想要达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效果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1.冷静平和
老师与家长沟通时,应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引导家长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全面长期健康的发展之上,统一立场,用实际行动赢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2.专业素养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用客观事实和数据来为自己正名,因此在工作中就要注重观察,注重积累,注重反思。
3.长期关注
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理,不是谈一次话就可以彻底解决的。想要处理好,一定是有一个延续的过程的,即便是当时的问题解决了,也需要后面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