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竹刻”是“常州三宝”之一,也是“雕刻之乡”雕庄的一张文化名片。近年来,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积极引进地方资源,将“留青竹刻”作为一门社团课向学生开放,吸收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深受学生的欢迎。
本学期,社团共招收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近四十名。上课伊始,指导老师先带着同学们了解留青竹刻,既介绍了雕庄本地的传承人,更介绍了留青竹刻的起源、历史、发展、种类、工具、影响等等,还播放了以前的学生去留青竹刻传习所考察并向传承人徐敏老师学习的视频。新成员们看了之后都非常激动,纷纷表示也要为祖国和家乡的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留青竹刻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让成员们兴奋的就是自己亲自拿起刻刀学习刻竹的基本功——铲底了。竹皮虽然只有零点一毫米厚,但要真正铲得干净、光滑并非易事。成员们从最基本的拿竹片开始,再到认识刀具,学习正确的拿刀姿势,进而体验行刀走势,几个步骤下来,都感叹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同学们的兴致不减:有的说很有趣;有的说听到铲竹皮的声音很愉悦;有的说最好天天都能上社团课……当然,也有同学觉得手很酸,但说一定能坚持!
留青竹刻社团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的窗户,也给予了同学们学习非遗、传承非遗的机会。虽然大家以后未必都能成为大师,但播下一颗种子,就是一份希望。此外,学习留青竹刻也促进了同学们在劳动中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与学校申报的天宁区“三全”项目《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相吻合。
(图/文:综合实践活动组 居莉丹 审核:朱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