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10日是第39个教师节,雕庄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在收到孩子们祝福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168爱生行动”,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每位老师下班后选自己所教班级里的一位学生进行家访,此活动已成为常州雕庄中心小学庆祝教师节的特色活动。
五年级组的老师们早就行动了起来,提前了解一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尤其是五位班主任老师。大家采取“电话预约、学生指路、逐个登门”的方法,依次去学生家里家访。组内黄娟玉老师选取父母没时间管、跟随老人的孩子进行家访,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王琰楠老师选班内学习有困难孩子进行家访,指导家长多鼓励、多带动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朱量老师针对班级里学习有潜力的孩子进行家访,指导家长能挖掘孩子优势,让孩子全面发展;周海梅老师和李扬等组内其他几位老师则对班级中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孩子进行家访,仔细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无私帮助。
老师们普遍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登门,都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小林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家访中,好多老师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学校教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老师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付出更多。大家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得少,做得多;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一味地念叨、啰嗦,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另外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老师们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家访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老师们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学校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家访结束后,组内老师纷纷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都觉得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文:五年级组:朱量 图:五年级组教师 审核:董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