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在线上举行,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开展以“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可发与实践”为主题的线上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常州市教科院教研员朱世周老师和常州市北郊小学管雪沨校长两位专家莅临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工作室一直在探索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场景和新案例的开发与实践,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工作室常州市觅渡桥小学的朱丹老师和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蒋盛贤老师分别带来了《图像里的秘密》和《探秘人脸识别》两节课。
两位老师将新课标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结合,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人工智能课程案例开发与实践。朱丹老师利用生动的故事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实现图像识别的关键环节隐藏在短片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析虚拟故事、电脑AI两个案例的识别过程,总结出图像识别的步骤,为后续搭建积木实验做铺垫。整节课朱老师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验,探究图像识别的原理和过程,教学过程中,“科”与“技”并重,学生既了解了图像识过的过程,又进行了多实验、多平台的体验,有平台库中的图像识别、本机中图像识别,还有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学生通过多途径获取、多类别(花朵、动物、通用)进行判断,而且还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关联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像识别的妙用。
蒋盛贤老师以“采集人脸”和“识别人脸”两个任务为主线,借助于Mind+软件平台,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生活中“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的原理和过程,通过学生尝试编写“人脸识别”的程序,和同伴互相测试程序,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最后蒋老师跟学生强调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整节课结构清晰,目标明确。
课后,工作室成员开展了评课活动。两位老师首先就自己的课进行了自评,工作室其他成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管雪沨校长提出,两位老师的课,首先体现出了学习和坚持,在摸索中坚持实践,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其次,将学生生活体验和学习相融合,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常州市教科院朱世周老师提出,两节课脉络清晰,体现了科技并重。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知识方法的建构。同时,两位专家还围绕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实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芮清老师提出,一学期来,工作室围绕人工智能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两位老师,不仅学习新技术,还要学习新理念,今天两节课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感谢两位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希望能在专家的指导下,后续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