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综合组科学和信息教师齐聚圆梦楼四楼录播教室,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探究,共同聆听了朱琴老师执教数字化科学课《人工智能与科学实验》。
《人工智能与科学实验》这节课是基于人工智能中传感器的运用,对新教材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改编的一节创新课。
朱琴老师的课以任务推进,教学内容清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朱老师首先让孩子们回忆了本学期的一个实验——连续测量一杯水的降温情况,孩子们觉得在实验操作和读数中稍有失误就会产生误差,耗费人力读数、计时。朱老师此时抓住学生生成资源,提出能不能引入人工智能传感器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随之介绍了水温传感器和掌控板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利用传感器重新体验测量过程,体验人工智能传感器融入科学实验带来的数据处理的简便、精确、有趣和便利。
然后,朱老师又带孩子们认识了其它种类的传感器,能不能也运用到其它科学实验中?比如近期开展的养蚕活动,怎么利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测蚕宝宝的生存环境,设计智能化养蚕盒。
最后朱老师让孩子们回忆了平时学习生活中运用到人工智能的地方,孩子们都不禁感叹到传感器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叹信息化时代已渗透到每个角落。
课后,老师们就朱老师的这节课,结合如何人工智能融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展开了讨论。首先大家肯定了朱老师采取任务驱动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巧用数字化平台使孩子们学习更加形象化,将人工智能传感器加入到科学实验检测中,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新视角,拓展新思路,实践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图文:综合组 朱琴 审核:丁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