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智慧课堂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运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分别于4月15日及29日,分两个场次,深入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
首先,马婷老师向组内老师展示了一节信息化教学课。马老师所执教的《中国美食》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本单元折射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情味,所以教学本课就不能只着眼于识字写字,而应追求在扎实识字写字之后,更多地“熏蒸”出菜谱背后的文化来。
马老师基于学情,利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以“年夜饭的菜谱”为主线,围绕“菜谱的制作”这一本质任问题设计了:认识菜谱,正字音记字形——了解美食的制作方式——发现美食的命名方式——制作年夜饭菜谱四个主要环节。让课堂展示变得既丰富多彩又十分高效。信息技术不仅助推了学习目标的达成,更拓宽了教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组内老师就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和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两个部分展开了研讨。老师们认为,在本篇识字中,马老师根据教育需求灵活组织、应用多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解释力,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的展示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有序推进课堂中的展示环节。而马老师导入环节立足学生兴趣点,以高清的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在大年夜吃年夜饭的游戏情境中,学生通过拖动点击图片探究新知,理解新知。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导人,必然拨动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定下完美的基调。马老师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导入环节,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通过这次信息化2.0的培训活动,使得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更好地把各种信息技术深度地融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手段,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更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文:语文组 马婷 审核: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