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项目化学习 引领日常课堂
发布时间:2022-02-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华峰

项目化学习 引领日常课堂

最近拜读了夏雪梅老师的《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这本书,收获很多。

核心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变革为保障的系统变革。因为学习不再只是把外部世界的知识装进脑袋里,而更应该是学习者在持续地自我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中,探索世界,认知自我,发展理性。

项目化学习正是体现这种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项目化学习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有思维含量和思维发展意义的学习;能让学生热情而有创意的生活,最终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进步的快乐。生物学理论认为,生物的主要能力,诸如第一语言、社会能力、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是在漫长的积累、实践、获得反馈、改进等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和技能,不可能通过一次短短的演绎式的教学就可以习得,它的形成必定是一个精耕细作的过程。项目化学习为这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作为学科学与教方式的项目化学习,是和当前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相吻合的,将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素养落地的教学载体。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项目化学习的定位也有所不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的项目: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

教师是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关键,教师指导是一定要的,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何时进行讲授”,夏老师指出:教学需要延迟,延迟到让学生到达“僵局”,在学生探索失败不能再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再进行教学,这样更有成效;教学如果提前,学生没有达到“僵局”,即使我们清晰地解释所要教学的知识,学习也几乎没有发生。小学阶段,学生的合作沟通交流技能也处在发展阶段,项目团队的构成可以仍然是两两伙伴,或者组建四人的团队。为学生提供的材料应更为丰富,鼓励他们运用更多样的网络手段、信息技术工具、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接下来,要深入了解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明细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成长的有益性,探索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方式,开发和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项目,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信息化处理能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