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
“中间窄来两头宽,转动起来声翩翩;老人孩子齐玩耍,中华玩具美名传。”这说的就是中华传统游戏——抖空竹。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最早人们称空竹为“空钟”,全国各地对它的叫法也各不相同,北方人都习惯叫它“空竹”。
我们学校五年级每周有一节体育的走班课,我选择了空竹这个游戏项目。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玩过空竹,所以老师先做示范。只见她把空竹放到地上,双手各握一根抖杆,右手轻轻一提,空竹就离地而起,然后双手上下不停地抖动,空竹在空中高速旋转,精彩绝伦。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们演示了“鸡上架”、“满天飞”、“仙人跳”……这些动作老师做起来都是灵巧敏捷,干净利落,我们看得目瞪口呆,直呼厉害。
等老师演示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起来。我先试着把它抬起来,可它就是不领情,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想:我是不是不该用两只手抖?我试着用一只手抖,果然,我成功地使空竹“飞”了起来。这让我心花怒放。可惜好景不长,只见那空竹由于重心不稳而掉出来了,可我没有灰心,给自己加油鼓劲,我能行。以后的每节课上,我反复练习,才找到保持平衡的诀窍:哪一边偏了就向反方向拉。在不懈努力下,我终于学会了。
学会了基础动作,我想学习一些有难度的了,如:高抛。于是我开始不停地向上抛空竹,总希望能够成功接住一次。开始我不懂技巧,所以感觉空竹不听我的话。渐渐地,我明白了,接空竹时要把线拉直才能接得住。我把空竹抛上天空,在它下落时我眼疾手快,迅速把线拉成“一”字形,就见那空竹正好落在线上,接下来我继续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熟练。
抖空竹不仅给了我乐趣,还提高了我的灵敏度。让我懂得了:做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五(1)班 黄梦洁
指导老师:白静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