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12月21日12时10分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三楼会议室中汇聚了二年级五个班的拼图高手,他们手中各持一副七巧板,眼睛紧盯着投影屏幕,比赛图形一出现他们手指翻飞,七块板在他们手中就跟活了一样腾挪翻移,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一副精美的拼图作品,桌上刚才零散的七块板神奇得拼成了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朋友。经过三轮激烈角逐,有五名选手脱颖而出,以0差错的成绩摘得了一等奖的桂冠。
经过本次数学节活动的前期练习,班级选拔,以及年级比试,孩子们既提升了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大脑空间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真是又好玩又有效的一次活动体验!
(图文:数学组高碧云 审核: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