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的数学组老师迎来了新一周的数学教研活动,扎扎实实地钻研教材、用心上好每一节教研课,让组内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成长也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初衷。
本次上研究课的老师是何嘉老师,何老师年轻、素养高,一节节奏明朗、思维含量的数学课给所有的数学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老师教学的内容是《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个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这一领域的内容,是研究平面图形的专题活动,属于规律探索类课型。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何老师首先出示三个简单的多边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面积,然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通过学生的汇报让学生清楚,求简单图形的面积可以用数格子、填补一块再去除、以及分割开分别计算的方法,这是老师为数不多的一次帮扶,让学生清楚策略的选择应该因题而异,接着何老师带着孩子从钉子板中间是1颗、2颗、3颗、4颗的顺序分别来研究钉子板上围出的多边形与它的边所经过的钉子数,以及多边形内部钉子数的关系,教学符合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纸,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得出规律,猜想规律并验证,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浓浓的探索味和数学味,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也很好地感觉到到了课堂上学习小主人的范,最后钉子板中间的钉子数是0颗,规律是怎样的,激起了孩子们更大的探索欲,正是答案的不确定性,才引发了孩子更大的关注。这节课给听课老师最深的印象是,本是一节规律探索课,学生却学得兴致盎然。评课时刚工作的伍珈宁老师分享道:我上学的时候没学过这个内容,对于我来说,我今天好比做了一回学生在下面学了一节课,有几次的思维差点没赶上下面的孩子们,学得很带劲。其余老师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要学习何老师调动学生思维和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到知识,还要呈现出那种乐学想学的学习激情来,实属难得。教研组长张丹老师在肯定了何老师优点的同时,提出了是否可以在得出规律后,再来教学钉子板0个钉子的规律得出,看看这样是否可行,可以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实践对比,得出更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方法。
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才是教育的重心,雕庄中心小学的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总是可以让老师们教学相长、学习借鉴、为己助力!
(图文:数学组 许玲 审核: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