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开发的课程名称 | 田径 | 教师姓名 | 陈惠芬 |
实施对象 | 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 班级规模 | 30人 |
开发背景 | 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具有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的特点,是活动课程中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田径基本训练,对于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
课程目标 |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特长生培养,提高我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为参加各级比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努力提高《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合格率和优秀率。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田径运动技术与技能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争取在市、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 | ||
课程内容 及实施 | 田径社团训练内容丰富多彩,按计划进行下列内容训练:①体能训练②技能训练③赛前训练④赛后训练 | ||
课程评价 | 1、本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在评价过程中并不统一划线,而是对不同身体情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评价标准,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正确的锻炼方法,又能体会到努力后有所收获,能得到老师和同学表扬的成就感。 2、通过组织同年级学生分组比赛,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养成主动学习,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
授 课 计 划
序号 | 周次 | 授课内容安排 |
1 | 二 | 3.1速度练习 |
2 | 三 | 3.8耐力练习 |
3 | 四 | 3.15力量练习 |
4 | 五 | 3.22素质练习 |
5 | 六 | 3.29专项练习 |
6 | 七 | 4.12力量练习 |
7 | 八 | 4.19专项练习 |
8 | 九 | 4.26测试 |
9 | 十 | 5.10速度练习 |
10 | 十一 | 5.17跳跃练习 |
11 | 十二 | 5.24专项练习 |
12 | 十三 | 5.31变速跑练习 |
13 | 十四 | 6.7力量练习 |
14 | 十五 | 6.14速耐练习 |
15 | 十六 | 6.21测试、总结、评选优秀学员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雕庄中心小学 2020——2021学年第 二 学期 田径 社团总结
教师: 陈惠芬
光阴似箭,转眼一学期又将过去。这一学期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田径社团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有收获,更有反思,现总结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训练目的和任务: 通过田径社团,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全面发展运动员的基本素质,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学生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并能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三、训练措施: 1、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竞赛训练计划,因人而异地安排好每一次具体的训练内容。 2、训练中注意儿童心理、生理特点,训练内容合理搭配。训练中加强安全教育,防止运动创伤。 3、训练中随时注意调动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关心学生成长。 4、及时做好训练后小结,做好训练记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搞好校内小型多样的田径活动,力求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学校田径运动会的顺利开展。 6、发展运动员专项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成绩。 在训练中,我能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与学生同训练,同休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好的发展,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不怕苦累的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努力用爱心、真心善待每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取得的成效: 本学期我们田径队参加了春季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金牌第四名的好成绩,同时在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培养、小年龄组的梯队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反思及小结: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觉得要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在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再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目标地进行分项训练,我相信只要我们田径队上下团结一心,勤奋学习,踏实训练,取长补短,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
优秀社团学员名单:合计 10 人
班级 | 姓名 | 简 评 |
六(5) | 王依蕊 | 区田径运动会跨栏第五名。 |
五(5) | 焦明月 | 区田径运动会60米第二名,100米第三名。 |
五(5) | 姜瑾 | 区田径运动会跨栏第一名。 |
五(1) | 惠博雅 | 区田径运动会三级跳远第四名。 |
三(3) | 马一鸣 | 区田径运动会跨栏第四名。 |
五(5) | 王苏格 | 社团课中刻苦、认真 |
三(1) | 姜可凡 | 社团课中刻苦、认真 |
三(3) | 徐凯森 | 社团课中刻苦、认真 |
六(1) | 姚文周 | 社团课中刻苦、认真 |
五(5) | 沈彤 | 社团课中刻苦、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