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校园新闻
雕庄小学:用好“时间尺”
发布时间:2021-04-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文莉

  4月28日上午,白黎明老师执教了一节《24时记时法》。本课内容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24时记时法,第二是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转换。本课内容属于生活中的常识,因此一方面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

  24时记时法与平日钟面上所见有些差别,因此教材结合钟面和时间条来讲述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时间条上的0~24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在练习中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情景,所选用的学习材料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生活内容都十分丰富。

  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认识了钟面,会读出整时的时刻,在二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几时几分和几时几分几秒的时刻,加上生活中常见到、用到时刻,对24时记时法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可见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并不是非常清楚地知道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对两种记时法的转换还存在困难。教学中,白黎明老师抓住学生对超过12时的记时方法比较清楚的特点,强化通过加12或减12的方法进行转换,逐步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并初步形成技能。运用动画演示一天24小时的变化过程,利用天色的变化,结合钟面的转动,加上教师的解说,并不时让学生说说这时你在干什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钟面上两圈每个时刻所代表实际意义,从而理解每天中两个几时的不同,理解前一天的24时就是第二天的0时。

  课后,全体数学老师在会议室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吴华媛老师从度量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教材内容,带着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这个知识点,理解了为什么要把钟面上走过的两圈变成直直的时间条,其实它理同长度尺,用好这把“时间尺”,学生难点就会迎刃而解,且后续的计算经过时间都要用到这把“时间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数学组全体老师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碰撞着思维的火花,收获着成长的喜悦。

  (图文:数学组 张文莉  审核:蒋慧)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