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聚焦目标,提质增效——天宁区第四届教师发展工作室中期评估现场会(小学综合组)
发布时间:2021-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小亮

QQ图片20210425103424.jpg

QQ图片20210425120645.jpg

QQ图片20210425103358.jpg11.jpgQQ图片20210425103347.jpgQQ图片20210425103221.jpg

 


教师发展工作室是天宁区具有共同教育理想与研究愿景并为之努力奋斗的教师组成的学、研、训联合体,是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成长摇篮。天宁区第四届教师发展工作室自20199月成立以来,以推动教育教学为主题,以提升教师素养为主旨,以深化项目研究为载体,坚持名师引领和资源整合,有效促进了区内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人与事双赢”的目标。

为总结优秀经验,发挥工作室的辐引领作用,加强工作室之间的交流,2021423日,天宁区第四届教师发展工作室(小学综合组)中期评估在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举行。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专家于纯与陈慧霖老师、及天宁区第四届教师发展工作室(小学综合组)领衔人及全体成员等近6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王伟教师发展工作室:放大格局,共享智慧

王伟老师作为工作室领衔人,既是工作室的首席技术专家,又是团队管理的主心骨,从自身开始做起,进行顶层设计,从高层次上理清研训思路。

汇报中,他分别从活动与展示、发展与成效、特色创新与持续发展以及后期提升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工作室一年半以来工作成果。一年半以来工作室创设了中青年骨干教师成才的良好环境,培养出了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师德修养、厚实专业素养、较强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在各级各类比赛上共获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市级一等奖20个,二等奖49个,三等奖56个,区级一等奖42个,二等奖26个,3位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老师。工作室成员季菲老师、张芳菲老师、袁园老师分别对自己的项目式课程教学进行了现场展示。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一群有共同梦想共同追求的人走的更远。他们以大视野架构项目式学习的大格局,不断努力前行。

 

李波教师发展工作室:自我觉醒,自我修正

教师真正的成长必然取决于教师个人内心深处的自我觉醒、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不同领域、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成员,会让团队焕发出勃勃生机。

汇报环节,工作室成员齐上阵,情境再现了《探秘暗箱》、《自动浇花器》、《探秘甜水果》3节课例,从线下平板教学将复杂繁琐的破解暗箱转变成操作简单易上手的虚拟实验,到疫情时的线上网络课程,以及常规课传感器的应用都体现了“互联网+”工作室的性质。随后工作室领衔人李波老师进行了总结汇报,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工作室所有成员在这期间的成长与收获。

“启发其他教师找到自身价值”,不是“让你学”“跟我学”,而是和工作室的成员“一起学”。或许,这就是他们工作室成员的成长秘诀。

 

戴彩娥教师发展工作室:心中有生,握手未来

孩子是父母的天,是社会的希望。我们所有的教育活动最终都会回到一个原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有意义的教育经历。戴彩娥教师发展工作室努力实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的落地生根。

领衔人戴彩娥老师回首工作室成立和运行的一年多时光,作《回首共研时光·蓄力未来可期》的半程回顾,分别就“工作室简介”、“研究目标”、“具体措施与成效”、“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工作室各成员分享了自己对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的独到见解。龙锦小学吴梦洁、紫云小学吴亚兰、丽华三小丁家恬这三位老师围绕“亲子阅读”、“好习惯的培养”为大家展示家校共育沙龙,解小蒋芙蓉、钟瑮珺老师为大家带来“智慧父母养成记”和“最好的教养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阶段专题研究微讲座。

用好“他”山之石,鼓励每一个“你”努力实践。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未来一定可期。

 

吴华媛教师发展工作室:回归课堂,回归本真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回归育全人的原点,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与发展。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而课堂无疑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生的成长家园。吴华媛教师发展工作室以研究人的细腻探索课堂未知领域的本真,以研究育人。

汇报以沙龙的形式进行。他们首先以概率游戏开场,分别围绕“你有勇气上一节可能失败的课吗”、“从度量角度谈小数的数学史”、“从度量角度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与之前教法在逻辑上的区别”、“从度量的视角来分享自己对于比的认识”、“度量的生活运用”展开。

吴华媛老师从琢磨“教什么”开始,再去研究“怎么教”的问题,引导成员做一个会实践的教师,喜欢课堂、敬畏课堂、琢磨课堂、站稳课堂,研究课标、研究名师、研究学生。

 

张小亮教师发展工作室:聚焦生长,成事成人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而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学会学习。基于学生需求的项目学习和基于教师独立思考的项目设计聚焦发展,向阳生长。

张小亮老师以成员朱琴老师的微课《蚕的研究》为开场,和成员围绕“项目设计”进行台上台下的互动思考。接着,聚焦生长,从项目构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三方面回顾了工作室的工作。项目化学习设计以学生问题产生途径作为主题的分类依据,从单一设计路径逐渐走向多元,经历了从陌生到逐渐熟练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更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具有技术、资源利用意识,实践中学会了将研究性学习与创客学习融合统整;教师借助项目化学习课堂实践经验,使学生心智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自由与解放。

以项目为载体,为学科常态化实施的助力,全面提升工作室成员教学科研能力,在成事中成人,达到人事共生长的目的。

 

陶建平副局长进行总结发言。他认为,各工作室项目研究明确,运行机制灵活,科研思维专业,活动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工作室的开展,成就项目的研究,成就天宁的品牌,成就每个团队的成员。同时他建议,项目研究主题可以更聚焦,共做一件事,适度去展开,让教师发展,学生得益;关注主题的匹配性,关注线上线下实践的同步适切进行;在研究中注重及时提炼策略、方法,发现规律,形成典型案例。

 

此次中期评估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梳理,使得五个工作室互相启发,互通共融,也是对今后工作方向的修正。通过现场活动,相信各工作室会更加明确研究的发展方向,以践行者的姿态前行。

 

(/各工作室    文/张小亮)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