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李绅写的《悯农》。它让我们明白要珍惜粮食,因为粮食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汗水。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去饭店吃饭,饭店里的墙面上就贴着“节约粮食”。我们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四份菜。我看见旁边一桌点了各种各样的饭菜,心想:哇!好多菜呀!点那么多吃得了吗?吃不完不就浪费了吗?最后,我们吃得肚子鼓鼓的,还剩下了一点点菜,我们把它打包带走。然而旁边那桌剩了很多很多,还没有带走,我心想:全世界还有10亿多人食不果腹,每年有超过五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墙上的“节约粮食”吗?你们浪费粮食不觉得可耻吗?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家里吃饭时剩下了一些饭。“唉!现在的人哪,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还有这么多的米饭就不吃了,好可惜啊!”奶奶无奈地摇摇头,唉声叹气地说,“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哪里吃得上这么好的菜,连顿饭都吃不饱。”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渐渐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勤俭节约的意识薄弱了。人们觉得生活好了浪费得起就浪费。我们要改正这种思想,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美德。
我们要节约粮食。首先,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做到不挑食,不偏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到外面去吃时,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带走。在家时,烧适当的饭菜,吃饭时不把饭粒和菜掉到桌上和地上。我们应该争做宣传员,向亲戚、朋友、身边人介绍浪费的可怕,监督身边的人们,及时制止他们这种行为。
让我们一起节约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让所有的人都不要受饥饿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