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数字信息>>数字化学习
雕庄小学:当人工智能遇上3D打印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芮清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和3D打印教育的普及。12月18日,江苏省管雪沨名师工作室成员,天宁区3D打印教师成长营成员齐聚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开展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人工智能、3D打印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主题开展,分为课堂教学、评课互动、线上交流、在线学习等多个版块。工作室领衔人管雪沨校长,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特级教师韦国老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王伟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第一节课由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袁园老师执教六年级《3D智能灯》,袁老师从灯的发展史导入,从古代的灯到现代的灯,再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的灯。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结合掌控板开展智能灯的功能设计。引导学生使用3D建模进行灯的创意设计,整节课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真实推进,让学习真正,让学生思维不断进阶。

第二节课由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殷玉艳老师执教四年级《探秘电路暗箱》。殷老师通过电路小实验、破解暗箱、使用物理实验室软件设计暗箱,以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通过虚拟和现实的深度融合,灵活运用掌控板的光线传感器,学生对于光线强弱的检测,传统的教学都是用人眼来判断,这节课中使用光线传感器用相对的数值来表现光线的强弱,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评课互动:项目式学习的本土化实践

在评课环节,工作室领衔人校长提出:“要注重学科之间深度融合,积极开展跨学科听课。工作室的教学研究活动要胆子大,敢于创新和探索;体现出技术新,创新教具学具,创新硬件的应用场景。教学中要注重师生关系,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同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工作室成员要注重自我修炼,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研修、竞赛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多学习锻炼。通过自我总结,公开课后,要继续通过一个主题报告,一个分享,一篇文章等方式积累研究成果,工作室成员要认真规划今后的努力方向。江苏省特级教师韦国老师提出,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真实问题,第二节课中光线传感器的灵活运用是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生成性成果,弥补常态化缺陷。对于项目式学习,在一个主题下可以多课时进行,注重每一课时的学习重点,聚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去发现和讨论。参加活动的老师,也都围绕两节课,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次活动,同时在线上进行直播和交流,以方便工作室其他市县未能到场的老师参加活动。

(文、图:芮清 审核:朱钰瀚)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