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曾经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激励了一代代逐梦人,也触动着每一个内心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的人。2020年8月,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教师杜力怀着一份期待,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帮助边远山区学校教育发展的梦想,毅然背上行囊,踏上了陕西省旬阳县的支教之路。
扎根教学育桃李
按照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的工作安排,杜老师担任一、三、四年级5个班的体育教学,并协助体育组做好体育竞赛、足球队训练等工作。由于班级学生众多,平均每个班都有60多名学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杜老师都精心备课,力争做好因材施教。一堂堂精彩的体育课,通过各种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体育的魅力,带给学生满满的收获,同时也带给他很多幸福和快乐。杜老师的课堂上总是夹着不间断的笑声和鼓掌声,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肯定和尊重。
协作活动筑情谊
在支教工作中,杜老师勇做奋进者、排头兵,每一天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9月份杜老师参加了学校2020迎国庆“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比赛;10月份参与学校综合教研组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和城关二小的老师展开了教学研讨;11月份策划参与学校的校园足球文化节,并担任裁判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校足球队的选材及训练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杜老师勇于承担,不怕苦累,起到了骨干教师率先垂范作用,为城关二小的教育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
牵手公益献爱心
苏陕经济差异,面对贫困生,杜老师和支教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爱心传递,做好教育帮扶结对。工作之余,他跟随支教团队,先后到边远山区的桐木小学、麻坪小学开展苏陕协作送教送培活动,执教《图形耐久跑》一课,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新颖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组织严密的授课过程受到了当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杜老师还和支教团队来到吕河小学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组织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每一次热情的看望,每一次真诚的交流,他时时感受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
克服困难践使命
来到旬阳县,生活习惯的不同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给支教老师带来了极大挑战,吃不惯辣的杜老师硬“逼”自己适应了当地酸辣味满满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竭尽所能适应这里的“水土”。杜老师的女儿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正是需要爸爸陪伴的时候,但这一切都全部落在了妻子的肩上,妻子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照顾家中的老人。虽然艰苦,但在他们的心里,家事是小,支教才是大事。亲人的全力支持正是他安心工作最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
电影《老师好》有这样一个片段:苗老师即将离开,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正是如此,此次支教对杜老师来说是一场美丽的相遇: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遇见了一群认真的同事,遇见了未来的自己,遇见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杜老师在支教中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也感动着……这是他人生历程中不平凡的一页,也是他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洒下的汗水,也将会迎来幸福的收获。
(文:杜力 审核:王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