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天宁区综合实践教学研讨暨张小亮教师发展工作室、新北区钱丽娟名师成长营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在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举行。常州市优秀教师钱丽娟牵手活动、新北区名师成长营与天宁区张小亮教师发展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课程教学处主任、常州市特级后备教师钱丽娟主持。
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恽蝶老师、邵爱萍老师和常州市北郊小学李霞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三堂精彩纷呈的课,分别是《拉花彩练》、《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趣味运动项目设计》。
在研讨交流环节,老师们畅所欲言。首先,三位成长营的老师分别就一位老师的课进行评课。恽蝶老师的课堂,在探究过程中,孩子的参与度很高,兴趣浓厚。这节课体现了一定的探究性,这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拉花的制作方法,孩子自己去摸索、思考、研究,虽然用时相对长一点,但是这是需要的。天宁区张小亮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虞新伟老师提出修改建议,第一,“劳技课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作品呈现”,必须要让小组有自己的作品。第二,对于生成的资源,需要加强控制,对于错误性资源,我们应该及时更正,对于生成性资源,我们要进行利用起来。第三,在教学中,老师提的问题要非常明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意图一定要明确。孩子展示作品可以借助展示台,作品不会散掉,也节约时间。邵爱萍的课堂生动有趣而细腻,设计了多种体验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内容的开展聚焦目标,板块很清晰。新北区钱丽娟名师成长营老师建议,成像实验的环节需要调整,放到视频播放之后,教师评价语要丰富多样。李霞老师的课堂板块清晰,学生思维活跃,课堂生动有趣,但学生交流趣味运动的特点时老师追问太多。评课老师建议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支架,减少小组数以降低设计活动的难度;李霞老师的评价是点对点的,希望看到生生互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更有探究的欲望。
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林中坤校长指出,三位老师呈现的都是原生态的课堂,现在,名教师追求的是本质的课堂,他建议年轻老师要在磨练中成长。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领衔人张小亮认为,三位教师的课与学生生活关联,健康生活,让有趣贯穿课堂;与文化传承关联,改良创新,让传承洋溢课堂;与问题驱动关联,问题导向,让探究充满课堂。同时他指出,每个课堂要注意让学生有学会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钱丽娟主任对李霞和恽蝶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重建性指导。钱主任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聚焦三个方面——有趣,有创意,团队合作。李霞老师的《趣味运动项目设计》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设计运动项目太难,但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式改编,改编也是一种创造。教师要给学生设计活动的抓手,可以让学生用平板看活动,再在此基础上改编活动。学生怎么展示活动呢?现场给学生一个空间活动,玩一玩自己设计的运动项目,再根据“有趣”的特点来修改设计。恽蝶老师的课堂需要增加探究味和实践味,要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钱主任认为,我们最终成就的是我们的学生,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只有能力的提升,还有对综合实践活动习惯的培养,从而习得技术。
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本次教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相信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此为契机,继续推向规范化、常态化、创新化!
(图/文 张小亮 审核: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