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工作室将继续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直接领导下,以省规划课题《“度量”视角下小学数学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教学实践研究》为抓手,以市、区学科教研计划为导向,依托工作室团队成员及所在校热心参与团队为助力,扎实推进项目课题研究。同时,继续致力于青年教师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发挥工作室辐射效应,促进合作共赢。
二、工作目标:
1.深化课题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在以下三个角度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继续推进从度量视角对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解读与重构;以获肯定的典型度量内容教学设计为参考范式,继续开发同构内容的教学课例、案例,为后续归纳奠定基础;以度量的思想方法为贯穿线索,再丰富契合数学本质的拓展性课程资源。
2.提升数学素养。激励工作室成员围绕省规划课题,继续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活动,辅以常态化数学通识教育课程,将研究活动融入自身的专业发展生涯,化外驱为内动,提升团队专业化思维方式与研究品质。
3.转化研究成果。在有效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反思总结,从典型度量概念的教学范式、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再读与重构、度量思想方法指导下的拓展性资源等方面梳理素材,提升研究成果。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类书籍、论文;视音频资料,即数学家、学者、特级教师等提供的讲座报告,这两个维度的学习资源,在前期培训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今年,工作室会强化数学通识教育,从专业引领到同伴互助,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交流活动,为成员积淀学养,使其最终转化为丰实的教学实践。
2.深化研究内涵。工作室继续以项目课题《“度量”视角下小学数学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教学实践研究》为抓手,以典型度量概念的教学范式、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再读与重构、度量思想方法指导下的拓展性资源等专题研究活动,不断促进问题聚焦与思维品质提升,实现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3.主动反思总结。工作室成员继续围绕研究专题,着力课堂实践,推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围绕上述三个研究专题,进一步积累典型课例、案例,并作聚焦提炼,让丰富研究成果有效提升转化,在区、市乃至更大范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发现存在问题,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支点。
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活动计划 | |||||
工作室名称:天宁区吴华媛教师发展工作室 | |||||
序号 | 活动内容(及形式)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备注 | |
1 | 数学是什么之五:《数学通识50讲》及《费马大定理》读书交流 | 2020年9月 | QQ群 | ||
2 | 数学是什么之六:《数学通识50讲》及《无穷的玩意》读书交流 | 2020年9月 | QQ群 | ||
3 | 课题研究之四:史宁中《小学数学中的度量》报告研读1 | 2020年10月 | Cctalk | ||
4 | 课题研究之五:史宁中《小学数学中的度量》报告研读2 | 2020年10月 | Cctalk | ||
5 | 课题研究之六:史宁中《小学数学中的度量》报告研读3 | 2020年10月 | Cctalk | ||
6 | 工作室区级展示 | 2020年11月 | 与区活动协同 | ||
7 | 数学脉络系列学习之五:除法的意义及大数字除法 | 2020年12月 | Cctalk | ||
8 | 数学脉络系列学习之六:多步骤问题 | 2020年12月 | Cctalk | ||
9 | 《高是什么?》教学实录及研讨 | 2021年1月 | QQ群 | ||
10 | 《角的度量》教学实录及研讨 | 2021年1月 | QQ群 | ||
11 | 《这怎么可能呢?》头脑风暴 | 2021年1月 | QQ群 | ||
12 | |||||
备注:可以以研讨会、报告会、教育论坛、公开课、讲座、拍摄专题电视片、现场指导、读书推荐、观摩考察等形式开展活动。其中,公开课和讲座活动时间及地点请提前一周上区网。 | |||||
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成果计划 | |||||
工作室名称:天宁区吴华媛教师发展工作室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者 | 预计完成时间 | 成果呈现(获奖或发表) |
1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磨课实录 | 案例或论文 | 吴华媛 | 2020.09 | 获奖或发表 |
2 | 《高是什么?》教学实录 | 案例 | 郭鸿星 | 2021.01 | 获奖或发表 |
3 | 《各版本教材中关于度量数据分布的统计量的编排比较》 | 论文 | 吴华媛 | 2021.01 | 获奖或发表 |
4 | 《角的度量》磨课实录 | 案例或论文 | 白黎明 | 2021.01 | 获奖或发表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备注:成果形式是指案例、论文、论著、研究报告等,成果名称是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