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常州市北环路小学、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常州市焦溪小学、常州市三河口小学齐聚雕庄小学报告厅,进行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主动规划论证。
此次论证专家组上午由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殷桢宇主任、天宁区集团领衔学校柴曙英校长、张勇卫副校长担任;下午由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谢峰主任、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柏良主任、解放路小学祁代来书记组成,天宁区教育局教育科长周莉、副科长唐琴珠及5所学校所有行政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论证活动由天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建平主持。
在开幕词中,陶建平副局长提出,此次论证在充满教育的情怀与热情中、在一个崭新的新优质学校进行5所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论证具有特殊的意义,希望大家在论证中进一步明晰方向,共同汲取资源,一起抱团成长。
上午的汇报由雕庄小学、焦溪小学、北环路小学三所学校进行。
活动首先由雕庄小学校长黄伟良解读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他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的理念为规划起航,从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优势出发,以一个接地气的育人目标、两个坚实的育人载体、三张靓丽的育人名片,实现学生四大素养全面发展。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把学校办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而精雕细琢的高品质学校;以整体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为平台,进一步促进课堂转型,办精雕细琢的高品质教育,努力从新优质走向高品质。
焦溪小学校长金东旭以“构建高品质校园生活 提升学生教育幸福感”,从“以和为美,以爱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在发展优势日益优化、现代管理制度破土萌芽、局部实践创新渐显特色的基础上,让“成事中成人、成人促成事”的理念与“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挖掘与转化”实践研究相融合,构建高品质校园生活,从而实现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融合的学校行为方式,调和的学校机制建设、合宜的学校管理方式,提升师生教育幸福感。
北环路小学校长李新伟提出“培育仁行文化、建设智慧校园”的发展愿景,在分析学校现状和发展背景、聚合学校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以“智慧育人、和谐发展”为发展理念,以学校精神文化引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支持学校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实现育人目标,培养有教养、有才能、有个性的时代少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有内涵、有特色、有品质的现代化学校。
汇报后,专家和各校校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解释、沟通中进一步深化论证的内涵。
张勇卫校长指出,此次论证让人感受到天宁教育人的情怀、小学蓬勃发展的生机。虽学校情况不同,发展状态却惊人相似,目标很清晰,实施有把手,生长有力度。有的学校注重高品质发展,有的学校注重提升教育幸福感,有的学校注重有内涵有品质。建议各校思考办学理念、办学愿景等之间的关系并融通表述,注重课程与特色项目的融合发展。柴曙英校长认为,几所学校有文化、有底蕴,校长有梦想、有追求,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制定合理规划,对于学校长远发展有益,这既是群众对高品质的需要,学校对高品质发展的自我追求。建议关注课堂改革中生成资源与高品质学校发展的融汇实施。殷桢宇主任引领大家“主动”、“发展”、“规划”进行思考。他指出,规划对学校的自觉发展形成了推动力。主动,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发展,赋能而发展;发展,对以往有继承,目前有改进,未来有拓展;规划,基于学校本身特点,有鲜明的特色,有先进理念引领,文本清晰有作用。他分别从育人结构、问题分析、办学愿景和办学理念的关系、特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发展、保障措施几大方面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大家关注学校的所处地域文化,争取社区、家长等社会力量的支持。
下午的汇报由三河口小学、浦前中心小学两所学校进行。
三河口小学校长钱国云从学校现状、发展优势、现状挑战出发,以办学理念和办学愿景贯通学校治理能力、教育质量、教师能力三大工程出发,将育人价值和思维方式改变之“魂”渗透于学校整体、日常的变革与发展之中,促进学校素养提升、主动发展及生命自觉,从儿童立场看待与人问题,努力实践“新优质学校”的创建目标。
浦前中心小学校长裴瑞英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办学理念,从学校背景分析、成绩与优势、问题与挑战、措施与保障出发,以文化哺育打造有效育人磁场、课程培育夯实学生成长基础、 精准措施瞄准一生重要基点、多措并举助力教师成长,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打造高品质、高品位、有个性、有传统味道的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在与专家组交流中,祁代来书记对有温度、有维度 有力度的规划表示肯定,学校立足长远,以项目入手,挖掘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潜力,追求课程、课堂的美,为学生的长程发展助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议对教师发展建立有效机制,让教师发展有平台、有载体,让教师职业发展生涯充满幸福感。
史柏良主任指出,规划凝聚了各个学校的智慧,聚合了学校的文化沉淀。发展指向清晰,具有大局意识;关注树德立人,聚焦四好教师形成。建议领域涉及的更全面一些,阶段目标应更具体、接地气;表述要有整体性,关注文本的匹配度与层次性;要有集团资源意识,利用好资源;现状分析要关注领导层、普通教师发展的现状,注重人的因素。
基教处谢峰主任认为,规划是三年主动发展的蓝图。2所学校的规划清晰地表明了他们干什么、怎么干。建议:规划应文本精简,梳理基础与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规划设计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题、课程、愿景需要一线贯之,实现路径清晰;以项目打造学校发展载体,做细做精;注重改变观念、统一认识,做好观念保障。
陶建平副局长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几所学校聚焦问题,各位专家真知灼见,直面问题,大家群策群力,相互借鉴,进一步提升了规划的有效性。建议各校进一步明晰学校发展方向,关注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师生发展的关联,注重学生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规划中的智慧体现,将各类支持智慧融合,用磨合、学习进一步细化完善规划文本,以开放、融通带动学校的发展,让办学愿景通过切口、抓手、路径进一步落地,让其真正成为指导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落实每一步行动,让学校每个老师明晰规划行动,进行规划的落地、生根、萌芽,发展学生,成就老师。
此次论证会不仅在整体上对参与论证学校进行引领,而且在落实措施上进行点拨,在学校发展目标上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相信通过本次活动,五所学校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一定会更加完善,未来发展更为期待!
(文:行政组 张小亮 审核:戴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