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所有道德与法治的老师齐聚一(3)班教室,聆听了何曙慧老师执教的研究课《干点家务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如何在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何曙慧老师进行了有意的尝试。课前,何老师开展了细致的学情调查和学情分析,从儿童的生活去选取教学资源。而且何老师也时刻不忘《道德与法治》学科最终的育人目标:指导儿童更好地生活。上课伊始,何老师以精彩的视频短片导入,引导着孩子们分享自己对做家务的认识,也让孩子们增强了要替家人分担家务的意识。这样,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又巧妙地引出课题。接着,何老师安排小组择菜。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择完了三种菜。通过前后对比、采访、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了择菜。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后,何老师选择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辨析,明理,水到渠成。整堂课生动活泼,没有空对空的说教,只有真实的活动体验,学生趣味盎然,在说说、做做、评评中拓展了对做家务这件事的认知。
当然,课无完课,每一堂课总是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老师本身的课堂驾驭能力、比如课堂教学中细节问题等等。课后,老师们聚在一起讨论。而正是这些不完美,引导大家不断努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健康人”的教育观念。“独行快,众行远。”让大家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在这个共同平台上,全体成员相互督促,共同成长,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懈努力!期待雕庄小学的德育之花开得更绚烂,更芬芳。
文:德法组 何曙慧 审核:吴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