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给 点 “时 间”就 灿 烂--课前三分钟的精彩
发布时间:2012-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何曙慧

 

【摘要】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一点,这就要发挥学生的优势。我是利用课前三分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 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要和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语文学习要不拘泥于课本。但是语文教学又不能完全脱离课本,还必须以课本为中心。那么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怎样既能扎扎实实教好教材,用好教材,又能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呢?实践得出,学生的学习在于日常的积累,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好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逐步得到提高,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也有长足的进步!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厚积而薄发”……这些至理名言无不说明积累的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积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老师充分利用这宝贵的课前三分钟” ,让学生“受益匪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进入状态。
一年级小朋友因为刚刚上小学,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里面乱哄哄的,老师大声地训斥他们,使劲地在讲台上挥小棒,效果很不好,结果浪费了三四分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可结合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例如: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唱一些有关学习习惯或者是一些增强自信的儿歌。只要上课铃一响,学生进教室跟着值日班长大声念:“铃声响,进课堂。小小手,放放好。小小脚,并并拢。小耳朵,听仔细。小眼睛,看黑板。勤动脑,多提问。” 现在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一进教室的时候,不再听到大声吵闹了,而是跟着值日班长在念儿歌,他们的心也随着儿歌静下来了,上课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了。
二、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
课前几分钟,时间虽短暂,却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开始,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课前几分钟热身活动。当一年级的学生渐渐适应了小学生活,课堂常规落实了,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有趣又有营养的“文化早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激活思维,使旧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还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便为新课的开始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可以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设为“文化早餐”时间。一年级的学生素材贫乏,我是这样训练的。
第一步:激发兴趣学儿歌。首先,安排好每节课前的中心发言人。其次,进行一些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有备而上,确定积累的内容。老师充分利用这三分钟时间向学生推荐《日有所诵》的儿歌。个别学生会朗读的,可以来当小老师。全班学生因上课前有了组织者、有了事做,便自然变乖了。一周以来,节节语文课前多了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坚持朗读、识字,渐渐地,全班同学的朗读能力提升了,识字量增加了。从课堂上的指名朗读中也可以觉察到。一是学生爱读了,二是读正确了,三是读流利了。望着学生摇头晃脑、锁眉瞪眼的朗读神态,听着他们字字句句、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声,我深感这课前三分钟没有白费。
一周一个花样,于学生而言,有益,避免枯燥。如,孩子们百玩不厌的简单又好玩的“猜一猜”游戏,绕口令,猜谜语等等儿歌,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学生学得开心,收获累累。
第二步:思想渗透诵诗词。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如《三字经》、唐诗、名言警句……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经典,我觉得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学生们会感受汉语的魅力,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爱好;重温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将古诗文吟诵到底!每个学期,每个星期,每天,每节语文课,我们都将这样走过——课前三分钟古诗文诵读。老师引导着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以及体验古诗词的美,是件很美妙的事。我们相信,这种长年累月的积累,诵读古诗词,孩子们的眼睛里将会多一抹亮丽的色彩,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他们便会用这种特殊的语言载体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指导自己的言行。
第三步,升华情感说得美。这是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目标,这是以后的教学目标。美,也就是语文表达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刚刚开始说话训练时,学生有的全身摇摆,有的甚至背对同学。连最起码的自然的说话姿势都做不好,更谈不上什么体态美。经过长期的锻炼、熏陶,学生的说话姿势自然多了。通过以上几步的长期训练,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它使教学双方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
三、有助于学生展示自我
以往的课堂,似乎是优等生表演的舞台,一个问题下去,举手的总是那几个,一些胆小的,恐怕一节课中都不举一次手,即使他思考了这个问题,哪怕答案是正确的,他也不敢把手举起来。记得一开始,我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但是他们表现得不尽人意,上台后表情不自然,眼睛不敢看同学,抓耳挠腮,脸红脖子粗,语言吞吞吐吐,声音也是低如蚊子……如今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是按顺序进行的,他躲也躲不掉,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操练,那些平日不怎么回答的人,到讲台上也不是很差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要求学生: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清楚。而且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必须参与,无一例外。学生既知没有退路,也就不得不勇往直前了。胆小的和胆大的都能秀一把。由此可见,课前三分钟活动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帮助其增强自信力,也能调动孩子学语文的积极性。
课前三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实践证明,小舞台也能发挥大能量,只要我们巧妙利用。课前三分钟活动不仅节约了教师组织教学的时间,而且能帮助孩子积累知识,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展示自我,更主要的,她能如涓涓细流,渗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终生受益。今后,我,一个语文教师,将会带领我的孩子们更加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让其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