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发布时间:2012-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芦燕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常州雕庄中心小学    芦燕 (思品)
   如果把品德课堂教学最终目标比作塔顶的话,有效的“追问”就是塔内那一根根搭架的柱子。这些柱子如果能适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将会更加循序渐进。然而,课堂教学追问的时机转瞬即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提出。那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追问如何去把握呢?时机在哪呢?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从以下几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于粗浅时追问
   “粗浅时”就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状态,即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或者是学生在没有进行深思熟虑脱口而出的回答,没有深度;又或者是学生不知该往哪一方面继续下去。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追问,将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提升。
  “再往深处想想看,这说明什么道理?”“你还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他会……?”“长大之后,你会……?”教师这样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发展。
 二、于意外处追问
  叶澜老师说:“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这些幼拙的行为在课堂的操作者看来,就是一种无法预知的“意外”。有一些教师仅仅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那么就会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因此,教师们要认真的对待学生的“真”,积极的回应他们最“萌”的第一感受,让意外成为课堂的“真”“善”“美”。
          课堂惊现痛哭声
    “小组交流开始。”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愉快场景,有的介绍自己过生日时,爸爸妈妈所赠送的精美礼物……我不断地走到各小组去听听同学们幸福的故事。这时旁边一个小组有人站起来说:“老师,鹏鹏不肯说。”我连忙走到鹏鹏身边说:“鹏鹏,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鹏鹏先是低下头,然后非常委屈地哭泣起来。这时旁边一位同学小声说:“老师他爸爸妈妈最近离婚了。”我的心突然一颤,然后转头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鹏鹏的心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理解。但是父母选择离开,并不代表他们不爱你,因为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你是他们两个的孩子这一个事实。在我们的书上,就有这样的两封信,它们真切地表达了鹏鹏的父母、所有离异的父母对孩子的心声。”
    大家都低头去读那两封信。教室里寂静无声,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我说:“大家都读完了两位家长写给孩子的信。你现在是不是对他们的心声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帮助鹏鹏呢?”
    孩子们纷纷举手,于是有了下面这一段精彩而感人的对话。
    生1:爸爸妈妈虽然离婚了,但爸爸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妈妈,这种血缘关系是不会变的,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不会变的。
    生2:大人的事还是让大人们自己去解决吧。作为我们小孩子,只要尽量少让爸爸妈妈操心。
    师: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他们心中最牵挂的人是谁?
    生:是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此时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吗?
    生1:希望孩子快乐。
    生2:希望孩子幸福。……
    师:那么,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鹏鹏说吗?
  追问之后,不仅解决了一件棘手的课堂以外,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道理,一举两得。
 三、于错误处追问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课堂中,我们应该正视学生的错误,明确导致错误的原因,并抓住有利的时机,有效的纠正错误,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学生出现表达错误时,教师如能在错误处进行暗示性地追问,会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明确清洁工的职业
  在教学《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时,谈到清洁工的职业时,有学生就认为清洁工工作辛苦,而且又脏,是一个不好的职业,甚至流露出看不起清洁工的思想。在教学中,老师及时追问“你觉得我们的马路,我们的小区可以没有清洁工吗?”“如果没有清洁工,我们周边的环境会怎样?”“同学们一起设计一下,怎样让清洁工这个行业成为人人都喜欢干的行业?”三次追问后,该生意识到了自己错误的想法,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知和肤浅,错误的理解了清洁工的职业。
  此时,追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如果说有效的追问是老师的基本功的话,那么,巧妙的追问,则可以成为课题的点睛之笔,点金之术。拥有这样魔杖的老师,一定能在课堂上轻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并且让这点火在巧妙的“追”下熊熊燃烧,尽显学生的个性和灵气。
 四、于重难点处追问
   重难点的教学是一堂课的灵魂。重点把握了,难点突破了就意味着教学效果的达成。品德课的教学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很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不是靠活动或多媒体能解决的。在教学《网络世界》一课时,追问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谈身边事例时,教师三次追问“他这样上网对身体健康、学习、生活有影响吗?你感到痛心吗?”“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下降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家人感到怎样?”“如果他这样长期下去,后果会怎样?”让学生在交流中能深切地感受到网络的危害,并能从后面的对待网络行动中看到,学生们已经完全明白了应该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
   生活如此,我们的品德课也是如此。追问是品德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催化剂,是品德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品德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实施课堂追问,既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道德情感的激发,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在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下,使品德课堂更加有效,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更好的发展。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