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学期,拖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召开高二家长会。不是因为拖延症,而是确实没有想好怎么一个开法。把上千人召集在一起开会,要是没有实效,耗时费力不说,有时候还会起反作用,惹到家长和学生生了一肚子闷气。
这次开会我们做了一些创新。先是安排给家长观看了两段《超级演说家》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视频,探讨人生的价值观:一个人的人生可以不成功,不一定有钱有权有名有才,但是一定要完整丰富的,一定有一个目标,曾经为之奋斗过,哭过笑过,高兴过,也遗憾过。
接着,我们邀请语文老师给各位家长朗诵了《我的23号女儿》。听一听文章作者是如何接受自己女儿的“胸无大志”:她不想成为英雄,只想坐在路边,为经过的英雄鼓掌的人。她只想做一个带着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的幼儿园老师,或是一个普通的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给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会议最后,我作了一个简短发言,与各位家长共勉: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非得处处出人头地,做一个开心幸福的普通人也未尝不可,可以是孝顺的儿子,贤淑的妻子,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在发言中,我反复跟家长强调不跟孩子谈成绩,因为“谈成绩,伤感情”。我跟在场的家长们开玩笑:要是男家长天天下班回家,老婆就问你今天挣了多少钱,又总是埋怨你没有其他男人挣得多,男家长能不发火吗?
聪明的女人会温柔体贴,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把饭菜做的美滋滋的,不断给男人鼓劲加油,这个男人多半会在女人的肯定中成长起来的。夫妻之间这样,为人父母也是如此。越是向孩子要成绩,越是要不到。成绩越要越低。其实,不争,就是最大的争取。做家长的要“外松内紧”,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关爱孩子,等待花开。
我遗憾地跟家长们说了一件悲惨的事情:近日,我的一个朋友事业受挫而选择跳楼自杀,留下了可怜的孤儿寡母。有一件事情很重要,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没有做好,那就是生命教育,孩子的存在感。孩子的成绩可以不是名列前茅,但是他们要有“精气神”。他们的眼睛要有神,心中要有目标,懂得自己为什么要来的这个世间。我们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一个有存在感的孩子,肯定会拥有一个完整丰富的人生。
半个小时不到,家长会的第一个议程就结束了,让家长们去孩子的教室参加班级家长会。教室里没有足够的凳子,本来是一个劣势。但我呼吁家长们主动向孩子靠近,跟自己的孩子同坐一个凳子,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积极回应,甚至,有一些学生干脆就坐在爸爸或妈妈的大腿上开完了班级家长会,没有谁觉着尴尬或不好意思,倒是家长们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幸福。孩子肯定会长大,但不一定远离我们。还是那一句话,我们做家长的要主动一点。
以前的家长会,就是批斗会,害得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都不敢来学校。这次会前安排布置时,我反复交代班主任们绝不允许谈成绩,不许批评任何一个家长或学生,而是要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拼命地表扬,鼓励孩子们之间互相表扬,鼓励家长当众表扬自己的孩子,鼓励孩子表扬自己的父母或老师。
很多时候,孩子真的会沿着我们期许的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