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庄中心小学2016至2017学年第一学期
儿歌社社团总结
教师:马婷
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儿歌的故事,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座和孩子沟通的桥梁。优秀的儿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优秀的儿歌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容易接受、易于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表达情感的最好教材,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周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我们可以俯下身子,与他们亲切对话,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感。我们可以和动植物对话,和日常生活用品对话,和日月星辰对话,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对话的对象。
一、巧设情景,在兴趣中学儿歌。
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利用声音创设情景,利用实物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故事创设情景。
光凭动作是不能保证学生完全理解的。在儿歌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组织游戏,在快乐中学儿歌。
我们知道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基本活动,采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孩子,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动地轻松快乐地学习。给儿歌增加些猜测的内容,或增加些游戏情节,并付之生动有趣的结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帮助儿童扩大知识领域,陶冶性格,促进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启迪思维,在创编中学儿歌。
人的语言能力以他的思维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着手。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我就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基础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儿歌的创编,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既学得情趣盎然,又促进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