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计划总结
工作总结(陶雯)
发布时间:2013-0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陶雯

雕庄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

述职报告

忙碌而充实的一学期转瞬即逝,回顾这一学期,我除了自身的教学任务之外,主要负责了学校的课务安排及语文条线的工作。在各位同行的协助下、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即将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且行且思的过程中,发现一路的风景独好。接下来,我就将围绕实践、创新、反思三个篇章来具体总结我主要负责的语文条线工作:

“实践”篇——夯实常规显实效

一、注重学习

教师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为此,教研组利用多种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学期教研组延续上学期继续做好图书漂流活动,年级组内互换阅读书籍,创设更浓厚的阅读氛围。另外还鼓励老师们自主阅读,每月上传一篇读书心得。本学期,还多次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学习,赴上海等地观摩学习,并在教研组进行适当的交流、分享。

学生方面,除了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外,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期初教研组还为各年级推荐了一份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组织每班学生自愿购买一本或几本好书。

二、落实常规

    1、教研组工作中我们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并坚持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常规工作中做好5个认真: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备课组和教研组每月进行各项考核,并及时反馈、调整。

2立足课堂,抓好常规,通过随堂听课、校级调研等方式,促使我组语文教学课堂质量和各项常规的提升。

3、持之以恒地进行质量跟踪监控。建立监控的档案袋,分别跟踪每个班六年期末考试的质量,每班后进生的质量,以及分流学生的质量。在全校层面上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动态地观察一个班、一个学生、一个教师,科学地衡量教学质量。本学期开始,FTP“质量监控”中还增加了对期中数据的统计。

4、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质量分析,要求每位教师仔细分析试卷上的每道题,用具体的数据来反映教学的得失,分析时多联系平时的教学行为,多从主观出发来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有效地进行反馈、调整。本学期,教研组就期中质量调研情况不仅汇总了数据,还分析了整个年级的情况和班级的个例,及时地与老师进行反馈,以利后期教学的有效开展。

5、抓好一年级的“常规培养月”工作。通过学习外校经验、印发常规口令资料、随堂听课、校级调研等形式促进一年级孩子尽快形成良好的常规。

另外,像朗读竞赛、单项测查、作文竞赛、一年级拼音验收和基本笔画验收等常规工作,教研组也安排妥当,做到有始有终,有比赛、有反馈、及时跟进,学生拿到奖状,有成就感;老师得到反馈便于调整。

三、教研一体

教学、科研一体,这是我们教研组本学期规划教研组工作时的一个思路,不要觉得科研高不可攀,其实,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想研究的问题,本学期,教研组的研究课主题就围绕我们语文组的课题《小学“以读促写”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展开,既有多种形式的研究课、评课活动,又有读写案例的整理撰写竞赛,可以说教和研结合非常紧密,该课题也顺利通过中期评估,成为学校又一个市立项课题。

 

“创新”篇——推陈出新展风采

新学期伴随着新变化,变革就意味着新的挑战和尝试,这些变化也在我的身边、我的工作中悄然地进行着:

第一个跃入眼帘的就是“团队”这个词。我们可以一起再来回顾这中间几个感人的镜头:

镜头一:本学期我们四年级备课组的朱量老师上研究课,备课组成员先围绕这节课有针对性地开展由研读教材的活动,紧接着全体备课组老师都参与到老师的试上中,一起听课、一起评议,一起重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师父的张琴老师还特地就同一内容到自己班再次执教,在备课组就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同课异构活动。老师最后在备课组的群策群力下又一次重建了自己的课堂,正式向全校展示。这次的课堂让我们每位语老师都惊住了,邹洁老师听完后调侃道:你真是士别几月当刮目相看啊!陈秀芹老师也由衷地夸赞:老师的课进步真大!

镜头二:无独有偶,本学期,五年级备课组的居莉丹和白静亚老师也有一次全新的尝试:两个人选择了同一篇课文的不同课时,而且在每课时中都渗透了读写结合的训练,是挑战,也是磨练,备课组也发挥了全体成员的智慧,从一开始的定教材、定设计、再到试上、评课;最后正式全校展示,虽说不是比赛,但是备课组的每一个人都倾力而为,不光是上课的人,参与的每一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我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镜头三:开学初,教研组就得知区内口语交际选拔的消息,全区范围内只能选拔一节参加市比赛,去吧,希望渺茫,再说,这种课型也不是我们的强项,非常纠结之中,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黄校长当时的鼓励,就是这一句“去,没问题的”,鼓励了我们敢于走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教研组集集体的力量,帮杨颖先老师磨好了课,虽没有出线,但是,教学效果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仍旧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

2、改变

1)改变教研课评课方式。每次听课评课中,不再由几位老师“一言堂”,而是让每位教师都来谈,做到真正参与。评课中,首先由各备课组自由讨论发言,每位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出来,然后由一位中心发言人在全校交流时把本组的意见反馈给大家。通过这种方式,每位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在评议中提升自我。

2)增加了亮点的宣传。每位老师身上都有亮点,汇集大家的亮点,我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由点连成面。

亮点一:开学第一课,怎么上好开学第一课?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开学初,我就与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交流,发现老师中有很多金点子,同时,我也从杂志上看到其他学校老师的好的做法,也相机推荐给我们的老师,于是,《秀秀我们的开学第一课》应运而生,区、市网站相继刊登。相信,这不仅起到了宣传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作用,更让我们团队中所有的老师也能从同伴身上汲取优点,促进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亮点二:“最用心的老师”,何曙慧老师,为了让各科老师更快地认识每一位小朋友,为了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也为了让小朋友们尽快认识新朋友,她别出心裁地想到了一个妙招——为每个孩子制定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这个小卡片还有特殊的识字功能。这不,才两天下来,班内的小朋友都能认识很多名片上的字了。看来,用心就能一举多得,用心就能有所收获。

亮点三:一年级的备课组敢于尝试整合下的拼音教学:1.与语言训练相整合。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设计听、复述一句话的训练环节。2.与汉字认读相整合。出示情境儿歌,尤其是在拼读课上,借助儿歌中的词句引入拼音教学,并让孩子及早地与汉字接触,突破识字关。3.与游戏相整合。游戏形式多样化,组织更有效,让孩子始终保持对拼音学习的热情。4.与常规落实相整合。课堂上循序渐进地、相机穿插常规口令组织教学,再辅以教师动态的点评,让常规很好地进行落实。

特别是第一个整合,带动了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其他年级,据我了解,现在有的年级课前5分钟落实了听故事训练;有的则尝试了成语积累等。

 “反思”篇——展望未来促思考

1、怎样促进我们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怎样在扎实有序的工作中做出新意、做出实效?

探索的过程,远不止于这些困惑,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会出现。行者在路上,我们的路途没有终点,但是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反思现在,那前进的脚步就会迈向远方。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路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