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评选共收到60份,经过评委评议,评出一等奖19名,二等奖24名,参与奖17名。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序号 | 类别 | 成果内容 | 教师 | 奖次 |
1 | 学校特色项目 | 雕庄中心小学体育课程方案 | 王国芳 | 一等奖 |
2 | 留青竹刻在雕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 居莉丹 | 一等奖 | |
3 | 互联网+让学情了如指掌 | 白黎明 | 一等奖 | |
4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3D打印教学中的应用 | 芮清 | 一等奖 | |
5 | 可视化视角下基于民俗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思考 | 张小亮 | 一等奖 | |
6 | 数字化音乐的初步探索与思考 | 吴冰清 | 二等奖 | |
7 | 数字化 让民歌教学更简单 | 林燕 | 二等奖 | |
8 | 数字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初探 | 殷玉艳 | 二等奖 | |
9 | 构建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 | 王国芳 | 二等奖 | |
10 | 以足球为媒介的学科融合教育探索 | 王晨 | 二等奖 | |
11 | 救赎:审视与重构 | 赵金龙 | 二等奖 | |
序号 | 类别 | 成果内容 | 教师 | 奖次 |
1 | 课题研究成果 | 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导学实践研究 中期报告 | 曹燕 | 一等奖 |
2 | 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实践研究 | 张文莉 | 一等奖 | |
3 | 巧妙运用文化活动提升新市民子女习作素养 | 董佳 | 二等奖 | |
4 | 提升新市民子女习作素养的策略研究 | 孙鸣 | 二等奖 | |
序号 | 类别 | 成果内容 | 教师 | 奖次 |
1 | 班队活动方案 | “争做文明小学生” | 宋玉 | 一等奖 |
2 | 我们为“家”添光彩 | 胡文洁 | 一等奖 | |
3 | 10岁,我们从这里启航 | 汤英 | 一等奖 | |
4 | 做一个有教养的好少年 | 黄娟玉 | 一等奖 | |
5 | 用自信拉住成功的手 | 杨颖先 | 一等奖 | |
6 | 我是班级小主人 | 何曙慧 | 二等奖 | |
7 | 绿色行动 绿色争章 | 庄丽 | 二等奖 | |
8 | 我自信,我很棒 | 白静亚 | 二等奖 | |
9 | 争做阳光好少年 | 金静 | 二等奖 | |
10 | “我十岁了”——感恩父母 | 何文娟 | 二等奖 | |
11 | 团队力量大 | 刘静 | 二等奖 | |
序号 | 类别 | 成果内容 | 教师 | 奖次 |
1 | 课堂转型论文 | 谈小学低中高年级语篇教学的异同 | 曹燕 | 一等奖 |
2 | 课堂转型,学习回归从“读”开始 | 杨怡 | 一等奖 | |
3 | 让一年级孩子的数学课堂“快乐常在” | 许玲 | 一等奖 | |
4 | 推进课堂转型让学生活动更有效 | 黄瑛 | 一等奖 | |
5 | 掀起你的盖头来,好像看清你的脸 ———品德智慧课堂的畅想 | 吴华媛 | 一等奖 | |
6 | 小变化、大作为——记一堂体育课准备活动变革 | 杨城 | 一等奖 | |
7 | 复习课中——生长式练习的结构化设计 | 张丹 | 一等奖 | |
8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美术课堂转型研究 | 朱钰瀚 | 二等奖 | |
9 | 立足学生 建构有效教学模式 | 周维奕 | 二等奖 | |
10 | 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想到的 | 刘淼 | 二等奖 | |
11 | 教师“下水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差异 | 朱琴 | 二等奖 | |
12 | 浅析教育戏剧对儿童阅读教学的影响 | 朱量 | 二等奖 | |
13 | 树立生命化教学意识,让生命在课堂上流淌 | 朱瑶 | 二等奖 | |
14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 刘燕 | 二等奖 | |
15 | 小学美术数字化学习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 徐涛 | 二等奖 | |
16 | 在阅读中成长——浅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 孙科 | 二等奖 | |
17 | “刨根问底”的课堂转型的实践探索 | 蒋慧 | 二等奖 |
参与奖:杜力 陈慧芬 戴清清 马婷 沈嘉慧 胡晔珺 周凌云 王琰楠 陈帆 张志琴 陈俊叶 高碧云 戴春亚 薛珂 吉安 黄静华 顾娉婷
本次成果评选的作品呈现以下优点:
1.角度新颖,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2.参与面广,绝大部分教师都能主动参与,包含学校所有学科。
待改进之处:
1.部分教师的论文切口过大,不能对一个问题进行精辟论述; 2.部分成果为网络抄袭; 3.未能深入解读评选要求,导致文不对题; 3.部分年轻教师对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角度等需要进一步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