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由一年级的许玲老师执教的《比一比》在校录播室进行,原本是一年级新生入学数学学习的准备课,许老师在对教材和一年级学生实际进行了新的解读后,将本节课内容加以调整,改变教学安排,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度量内容的起始课。
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以有趣的动物体检引入身高问题,让学生从可以直接看出高矮的动物身高,过渡到需要比一比的小朋友的身高中,产生比一比的需求。然后利用身高棒帮助学生更好地比较高矮,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比一比的依据与原则,采用“同一起跑线”这类儿童化的语言,便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接受。接着在直观比较上进行提升,利用具体情境“沿花坛走路”,让学生感受数格子这种比较的方法,孩子们通过自己指一指、数一数、比一比的方式,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
这节课是一次新的尝试,许老师不仅仅局限于苏教版《比一比》的内容,而是结合人教版、北师大版,甚至参考国外优秀教材,层次分明地设计了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在快乐中体验与感悟知识。
这样一节原本看似内容简单的准备课,深入思考后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数学学习就是这样不拘泥于教材,不断地揣摩加工,以教材为基石去建立更适合孩子实际需求的数学课堂。
(文:数学组:周海梅 审核:戴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