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是关键一环。学校的教育功能必须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整合家长力量,才能使学生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雕庄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也积极响应学校“168爱生行动”,每位老师利用下班之后或节假日时间选择自己所教班级里的两名学生进行家访。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生活还在摸索与适应的过程中,所以这次家访活动对一年级教师了解新生和新生与家长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都有积极的影响。我们一年级组老师一致同意家访要做到访前有联系,访中有记录,访后有小结,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家长教育观和孩子潜在能力三方面为主向,通过家访活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倾听家长心声。
黄娟玉老师携手庄丽老师选择了对所教班级中相对比较讷言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马婷老师则对班级里相对比较调皮的学生进行家访,董佳老师则选择了两位学期初表现得相对比较不适应学校生活但是有很大潜力的学生进行了解,何曙慧老师选择了对学习上有待重视的孩子进行家访,金静老师老师则选了两位在行为习惯上需加强的学生进行了解。本次家访受到了学生家长的热情响应,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相当的重视。家长们普遍反映了学生在家的情况,也迫切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每一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是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有的希望老师能给自己家孩子更严格的要求,有的则希望孩子有个轻松愉快的童年,有的想要孩子在语言表达上得到锻炼,有的则更想要孩子能在学校的培养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教育期盼以及学生的性格特征,就为一年级老师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该怎样做更有针对性的安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活动,家长希望通过家校共同教育,让自己孩子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环境和不同心理性格特征,更为进一步实施个性教育方针提供了有效参考。我们相信,家校保持有效及时的沟通,是夯实孩子成长道路基石的前提,我们将秉持社会和家庭的期盼,为之不懈努力。
(一年级组:董佳)